
熄火保護電磁閥分為兩個系列
現階段的熄火保護電磁閥技術主要分兩個系列:
一是熱電偶加電磁閥系列,。這種技術的特點是,電磁閥的開啟是靠旋鈕帶動的,保持于開啟狀態則是依靠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勢來完成的。
火焰熄滅時,熱電偶失去熱電勢,電磁閥同步釋放,燃氣通路被切斷,以完成熄火保護。這個技術的缺陷是熱電偶易于老化。有些灶用得時間長了,熱電偶老化了,產生的熱電勢不足以維持電磁閥的吸合,于是火就滅了。
用戶通常講的火老滅,基本都是這種情形。熱電偶技術成本低,多用于明火灶,但也有個別品牌(如華帝)已不大用這種技術了。這種灶通常用一節電池,電池只參與點火,不參與電磁閥的工作。
二是離子熄火技術,它是建立的火焰導電原理上的全電池驅動熄火機制。掀動旋鈕時,脈沖點火器放電,同時電磁閥快速吸合,燃氣通路打開,燃氣進入燃燒室并完成點火。
火焰燃燒時,附加于感應針的微電流通過火焰、爐頭、底殼形成回路,脈沖器持續向電磁閥傳遞“保持”命令,燃氣得以持續供應。若火焰熄滅,反饋回路中斷,電磁閥立即釋放,燃氣通路被切斷。
離子感應技術多用于紅外線灶,它通常需要兩節電池來驅動電磁閥(主要是完全吸合)。相對于前者,離子感應技術比較成熟,基本不存在老化問題,但成本略高于熱電偶技術。
熱電偶技術熄火保護響應時間長,多在15~45秒,是因為該技術敏感性差,為防止意外熄火導致的保護,系統在單片機上加了延時設計。離子感應技術也加了延時,但僅僅是1~4秒之間。
說句題外話,中國老百姓還是認廣告,紅外線灶具在技術上已經遠遠超越了普通灶,無奈紅外線技術是后起技術,所以一直處于市場下風向。